沉降观测和基坑变形监测软件、资料编制、模板定制联系电话:18554639928(微信同号)
当前位置:沉降之家 > 沉降观测点 > 正文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及布设步骤

2019-06-20 沉降观测点

沉降观测点布置原则

根据《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DGJ32/J18-2006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的要求,沉降观测点应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的点位,砌筑小阴井加以保护,宜选在下列位置:

A、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B、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不同地质条件、不同荷载分布、不同基础类型、不同基础埋深、不同上部结构、建筑裂缝、后浇带、沉降缝和伸缩缝的两侧,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C、宽度大于或等于15米,或宽度小于15米但地质条件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的承重内隔(纵)墙设内墙点,以及框架、框剪、框筒、筒中筒结构体系的楼、电梯井和中心筒处;

D、筏基、箱基的四角和中部位置处;

E、多层砌体房屋纵墙间距6~10米横墙对应墙端处;

F、框架结构建筑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墙轴线上,以及可能产生较大不均匀沉降的相邻柱基处;

G、高层建筑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对应尽端处;

H、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滨(沟)处;

I、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形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J、对于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构筑物,应设在沿周边在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点数不少于4个。

沉降观测点布设图

沉降观测点布设步骤

1.确定观测场地

在确定观测场地时,首先应考虑观测点位的长久性和易于观测两个因素。如今的高层居民楼大多附带有地下配套设施区域;商业楼均要求有地下车库,在这些区域内布点既能完整地提供整个施工过程的沉降数据,又能达到长期观测的目的,不但受施工影响小(有时需要施工方的密切配合),而且给观测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2.沿轴线布点

层面确定以后,沿建筑物设计的轴线布点,可隔线布设(见图1,隔一或隔二,取决于建筑物的大小),也可隔行交叉布设(见图2),有时还需要上下交叉(地上,地下)布设。将点连成线,以线构成网,以网代表面,才能控制住整幢大楼,又给绘制各点位沉降曲线图、各轴线的沉降剖面图提供了方便。

隔线布设

交叉布设

3.在受力体上布点

确定点位时,应在线的主要受力体上布点。目前,高层建筑物的结构多以框架结构为主,附带有框剪、框筒等常见的几种结构形式。这几种结构的建筑物,它们的柱体、剪力墙、筒体均为受力体,都可选择观测点,但也要注意以下情况。

(1)框架结构

在有些框架结构中,局部通过大梁来承载着一些柱体,这些柱体,将力传给大梁以后,形成了弯矩、剪力和轴力,这些柱体非真正意义的受力体,一般不要布设观测点。

(2)框架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分为落地剪力墙和不落地剪力墙。落地剪力墙直接座落在基础地板上为受力墙体;而不落地剪力墙和基础底板没有直接联系,不是直接传力和受力体,因此不能布设观测点。

通过受力体来布设观测点,较楼板体和基础板面要好,这是因为板体有弹力的缘故。基础板面因受力体的不同沉降和施工质量等因素,往往会产生局部变形、质地膨胀、裂变等现象,如果将观测点埋设在这些部位,所产生的误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是很难发现的,致使观测数据虚假,从而降低了观测成果的质量。只有在受力体上布点,才能准确地提供沉降数据。

4.布设局部特征点

整体网点选定后,可根据建筑物本身的局部特征及设计方的要求来布设局部特征点,通常主要注意以下三点。

(1)地质条件改变处

对于两种地质类型的变化处,应增设特征点,用于观测区分不同地质类型的沉降差异。

(2)后浇带

后浇带是施工过程中为消除差异沉降引起的基础底板内力的一种方法。对于沉降观测而言,在后浇带处布设特征点,可以观测因后浇带的存在两边的自然沉降和差异。

(3)基础形式改变处

不同的基础形式,存在着不同的沉降结果,在基础形式改变处加布特征点,可监测两种基础形式的沉降差异及局部沉降。

5.点位在受力体上的方向

点位在图纸上基本确定以后,应根据建筑物的大小或根据观测点的点数,将其划分为若干个观测闭合环,然后按闭合环确定观测点在受力体上的埋设方向,以利于观测的方便和提高观测速度。

观测点的布设是沉降观测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观测点布设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观测数据能否反映出建筑物的整体沉降趋势和局部及局部间的沉降特点。因此,在沉降观测工作中,数据获取的精度固然重要,但观测点的布设也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下面是软件导入的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图,(需要软件的可以淘宝下单,淘宝链接:点击进入)。

软件导入的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沉降之家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chenjiangz.com/guancedian/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