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和基坑变形监测软件、资料编制、模板定制联系电话:18554639928(微信同号)
当前位置:沉降之家 > 基坑变形监测 > 正文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怎么写

2018-06-12 基坑变形监测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基坑深度 17m,基坑周长约700m,基坑面积约 29000m2,属于深基坑工程。

基坑监测点布设

2 监测点的建立

2.1 监测点布设基本要求

1.监测按经批准的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测点布设。

2.测点布设的先后顺序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与围护结构体系完整情况进行,一般首先选取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进行监测点布设(一般为基坑边缘外 3 倍开挖深度的范围内),其次布设地下管线监测点,再布设市政道路监测点,结合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和道路监测点的情况布设地表监测点,然后结合周边环境情况及围护结构情况,布设围护结构桩(墙)顶水平位移、桩(墙)体变形测点和锚杆拉力测点。

3.周边环境、围护结构体系测点应尽量布置在同一断面内。

4.测点布置于能够反映施工影响的典型部位,能够切实反映出工程安全状态。

2.2 监测点布设原则

1.围护结构体系监测布点原则

围护结构体系监测布点原则如表 2-1 所示。

表2-1

2.周边环境监测布点原则

周边环境监测布点原则如表 2-2 所示。

表2-2

3 主要监测方法

目前根据变形监测的内容,根据各项内容进行各种方法进行分析监测。

3.1 水平位移、竖向位移测点布设的原则

1.基准点是检验工作基点稳定性的基准,选设在远离基坑施工影响区的稳固位置;

2.工作基点是直接测量变形观测点的依据,选设在相对稳定的地段,一般至少距基坑开挖深度或隧道埋深 2.5 倍范围之外;

3.控制点的分布应满足准确、方便测定全部观测点的需要,测区基准点及工作基点的个数均不应少于 3 个,以保证必要的检核条件;

4.地表基点或工作基点一般埋设在场区密实的低压缩性土层上,或沉降已稳定的建筑物墙体上;

5.基点及工作基点要避开交通干道、地下管线、及标志易遭破坏的地点;

3.1.1 水平位移观测方法:

1.围护结构桩(墙)项水平位移控制点观测采用导线测量方法或是小角法。

小角法:将全站仪安置于工作基点 A,在后视点 B 和观测点 P分别安置观测觇牌,用测回法测出∠BAP。设第一次观测角值为β1,后一次为β2,根据两次角度的变化量△β=β2-β1,即可算出 P 点水平位移偏移量,既φ=Δβ·D/ρ

2.在选定的监测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精确整平对中,后视其它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点,测定监测点与监测基准点之间的角度、距离,计算各监测点坐标,将位移矢量投影至垂直于基坑的方向,根据各期与初始值比较,计算出监测点向基坑内侧的变形量。

3.2 竖向位移观测方法:

水准网观测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使用电子水准仪进行观测,采用电子水准仪自带记录程序,记录外业观测数据文件。

观测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时可以只观测单程,采用附合水准路线形时必须进行往返观测,取两次观测高差中数进行平差。观测顺序:往测:后、前、前、后,返测:前、后、后、前。

3.3 建(构)筑物沉降和倾斜监测观测观测点布设的原则:

1.建(构)筑物的四角、拐角处及沿外墙每 10~20m 处或每隔2~3 根柱基上;

2.高低悬殊或新旧建(构)筑物连接处、伸缩缝、沉降缝和不同埋深基础的两侧

3.3.1 建(构)筑物沉降和倾斜监测观测方法:

待埋设的沉降观测点稳定后,利用基准点作为起始高程,使用电子水准仪、几何水准测量方法,按二级沉降观测精度要求对各点进行连续两次观测,观测数据检验合格后,用条件观测平差法求出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取平均值作为本次沉降观测的基数。

测量公式

因此,除建筑物沉降观测的首次观测,控制网的复测以及工作基点稳定性检测采用往返观测外,从第二次开始,建筑物沉降观测可按单程观测。

4 现场及周边环境巡查

周边环境巡视:

建(构)筑物现状,建(构)筑物有无裂缝,落状况,有地下室的建筑物须进入地下室察看有无渗水的情况。

地下管线现场:

管线沿线地面开裂、渗水及塌陷情况,查井等附属设施的开裂以及井内有无积水或积水的深度等情况。道路、地面现场调查地面有无裂缝、地面隆陷等情况。

5 周围环境监测频率

5.1 现场监测的监测频率

监测周期

6 数据分析

监测成果报告分为日报、预警快报、周(月)报、总结报告。成果报告中应包括工程概况、施工进度、监测方法、监测时间、监测频率、使用仪器、依据规范等,列出监测值、累计变形值、变形速率、变形曲线、巡视汇总表等,并根据监测和巡视结果提出结论性意见。

监测成果报告应以直观的形式(如表格、图形等)表达出获取与施工过程有关的监测信息和巡视信息,监测巡视结果一目了然,可读性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沉降之家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chenjiangz.com/bianxing/56.html